2025年3月19日,我校在云帆楼第一报告厅举办春季学期“开学思政第一课”主题讲座,学校党委书记缪军以“体育筑梦未来 教育强国有我”为主题,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精彩的思政课。

缪军在讲座中带领师生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育的重要论述,同时贯穿《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战略部署,立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紧扣新时代教育核心命题,以立足时间坐标,我们处在教育强国建设的新时代:通过解读《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将《纲要》的“三大属性”“六大特质”“八大体系”“五个重大关系”贯穿全文,突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部署,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系统跃升,特别是关于体教融合、青少年体育促进等专项部署,为体育院校发展指明方向。解码空间坐标,我们共建的学校:回顾了学校60年办学历程,并以三个历史时期学校的变迁勾勒发展轨迹。1964年,云南省青少年业余体育学校正式成立,1978年组建为云南省体育运动学校,200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云南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同时结合我校优秀毕业生张德顺、汪生艳的小故事,生动诠释了“修身砺志 崇实尚行”的校训精神。聚焦人生坐标,大家所处的人生阶段:针对师生成长阶段特征,他提出“四气育人”培养理念。涵养“勤学习”的静气,做体育理论的研究者;锤炼“善实践”的志气,做体育事业的实干者;保持“敢拼搏”的朝气,做体育运动的参与者;激发“勇探索”的锐气,做体育精神的传播者。通过时间-空间-人生三个维度与老师、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他希望师生们要以目标为航向、以汗水为勋章、以协作为翅膀、以挫折为阶梯,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目标,握好历史的接力棒,跑出青春的加速度,书写好新时代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篇章!
学习结束后,参加学习的师生表示,此次学习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体育职业教育的热情,对学校今后发展前景充满信心。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晓艳老师说:“‘时间-空间-人生’三维坐标系,生动诠释了教育强国战略与个体价值实现的辩证关系。作为思政课教师,要将‘汪生艳夺冠’‘张德顺破纪录’等体职院故事转化为思政课育人素材。”竞技体育学院辅导员马祎萌老师说:“《纲要》如一座灯塔,照亮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成长航向,课堂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句话深深叩击着心灵。开学思政第一课是宣言书更是动员令,激励我们以奋斗之姿投身这场波澜壮阔的教育强国征程。”武蕊同学说:“‘开学思政第一课’让我深受启发,体育不仅是强身健体的手段,更是塑造坚韧品格、培养团队精神的基石。”

学校各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全体辅导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学生代表参加学习。